火炬的光芒,照亮了黑夜,
点亮了心中的希望之光。
不怕命运的威胁,不怕生命的考验。
火炬的传递,带着爱的力量,
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和勇敢。
我们是英雄,是勇士,
用爱的火炬,点燃了人性的光辉。
——彩丝带志愿者
爱心火炬传递
爱心火炬传递,已经成为彩丝带健康游学营最具影响力、最具仪式感的活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烫金大字镌刻在振国养生谷高高的石崖上,格外醒目。40年前,王振国教授发愿:要为癌症患者的康复找到出路。今天,挽救了上万名肿瘤患者生命的他依然初心不改,为人类健康事业殚精竭虑。
游学营第二期爱心火炬传递就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场的欧式凉亭点燃。来自福州彩丝带服务站的郑承周点燃爱心火炬!
爱心火炬传递,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和温暖情感的仪式。火炬手们手持火炬,在传递的路程中,不仅传承了爱心的精神,更展现了人类对于关爱生命的敬重与珍视。
在这个时刻,火炬手们心怀感恩,把爱心的火炬传递给下一位火炬手。他们用心灵的火焰点燃了爱心的火种,将温暖和希望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爱心火炬传递的仪式,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相互关爱、相互支持。我们要用爱心去点亮别人的生命,用爱心去温暖这个世界。
在这个温暖的时刻,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爱心火炬传递的仪式,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传递爱,用心去呵护生命,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爱心火炬在37位火炬手中一棒又一棒的接力传递。
“为爱传递,您愿意吗?”
“我愿意!”
这爱的口号在养生谷上空振荡回响!
内蒙古赛音安达艺术协会的成员们为迎接这爱的圣火,在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蒙古族舞蹈。
最后一棒火炬由康复40年,74岁的上海彩丝带服务站副站长罗玉珍接过,她昂首阔步走到营长朱蓓华、大家长曹立军面前,将象征着爱的火炬郑重地传递给他们。
他们三人共同高高举起火炬和游学营家人一起高呼:“为爱传递!为爱传递!为爱传递!”
当爱的火炬把篝火点燃时,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内蒙古赛音安达艺术协会合唱《跟党走,不回头》的歌声响彻山谷。
熊熊的篝火照亮着水车广场,伴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营长朱蓓华为17位寿星切下第一块生日蛋糕,并衷心祝愿他们“年年有今朝,岁岁有今日”。
一位家人发自肺腑动情地说:“十年重生,终生难忘”!
今晚的养生谷晚霞与篝火交相辉映,那熊熊燃烧的篝火就是彩丝带志愿者为爱传递的心愿!
让我们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让这份温暖和感动永远在我们心中延续。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爱心是最美的语言,爱心是最强大的力量。
让我们用爱心去创造美好,去点亮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游学营里故事多
我活啦!我暖啦!群体控癌的力量!
17日上午8点30分,三楼会议室40多位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交流分享康复经验。康复经验交流会由朱蓓华营长主持。
大家长曹立军曾身患4种癌症、化疗58次,生命垂危。他找到王振国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绝处逢生!他的控癌经历和感人事迹让众人鼓掌。
“我活了!我健康的活了!”卵巢癌腹腔转移康复40年的上海彩丝带服务站副站长罗玉珍激动的说:“我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王教授!我是第一批彩丝带志愿者。我要用自己的康复体会告诉新病友少走和不走弯路。”
来自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副会长郑月英,肠癌康复27年;赖志玲,乳腺癌康复26年。
她们说:“我们听了王教授的课,了解了控癌八法,知道了接力疗法和冲击疗法的重要性。我们要把这宝贵的经验带回去告诉协会的五千名会员,共同抱团取暖,做到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和谐一片。”
来自北京的领队潘军,乳腺癌康复17年。
她感慨道:“第一天到养生谷,义工团队在车门边接扶我们下车,帮着拿行李。我们就像回到了家,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心暖啦!
彩丝带把病友当成家人的服务和理念,让我深受感动。王教授的情志医学理念非常好,彩丝带这种群体控癌的正能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将爱传递,继续做好公益事业。”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交流意犹未尽。有的认真做笔记,有的插话提问题。大家从不同病种的康复经验,充分演绎了他们从患者到康复者,再成为志愿者的正能量!
用生命感悟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是群体控癌的目标和愿望!
本年度彩丝带振国长白山养生谷健康游学营围绕:创造生活、创造快乐、创造健康、创造友谊、创造回忆五个维度展开,精彩内容,请待后续......
文:韩桂清(石家庄彩丝带志愿者)
图:高雨田(北京彩丝带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