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李主任介绍,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99%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8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夜以继日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是人体“最劳累的器官”。而当肠道健康一旦受损,身体就会随之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肠道受损的8个表现
1、便秘,当肠道功能保持良好时,每天通常会有一到两次的排便,可以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及时排出,维持肠道健康环境,而当肠道功能受损,其蠕动速度缓慢,粪便就很难排泄出来,从而就会出现便秘的症状。
2、腹泻,腹泻和肠道功能下降有明显的联系,当出现了某些肠道疾病后,就会很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排便带有紧迫感、肛门不适,大便不成形、水分增加,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3、腹胀,肠道在健康的状态下,消化食物的能力比较强,食物可以很快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产生很多气体,如果总是感到腹胀明显,则有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
4、腹痛,腹部疼痛也是肠道受损较为明显的表现之一,如肠炎、肠梗阻、肠道肿瘤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腹部疼痛,且疼痛部位往往会集中于下腹部。
5、大便带血,在肠道功能下降时,身体的消化能力也会降低,如果肠道粘膜受损出血,排出的粪便就会颜色异常,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
6、食欲不振,肠道不好时,肠道蠕动会较缓慢,食物堆积在肠道内无法正常的吸收和消化,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7、排便、放屁臭,如果排便、放屁都很臭,说明在肠道里的毒素聚集较多,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可能是肠道炎症或者是肠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8、肤色暗沉,肠道有问题的状态下,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皮肤粗糙、黯沉、长痘等情况的出现。
爱“肠”就请改掉“伤肠”坏习惯
李主任指出,肠道受损与我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用药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建议大家改掉这些“伤肠”的坏习惯。
★ 不良饮食习惯:火锅、烧烤、抽烟、喝酒、肉多菜少,肠道益生菌很“受伤”;饮食过热、过冷、过咸、辛辣刺激,肠道内的益生菌就直接“捐躯”啦。
★ 不良生活习惯:久坐少动、熬夜、压力大等都是老生常谈啦,尽量控制自己吧。
★ 不良用药习惯:用一次抗生素,肠道菌群需要一年时间来恢复,因此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咳嗽、肚子痛,大家切记不要乱用抗生素。
“爱肠”请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另外,由于肠道疾病众多,诸如溃疡、炎症、息肉、乃至恶性肿瘤,随时随地都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因此,李主任建议大家定期查肠镜,做到有病早期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六类人应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1、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均应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有溃疡、息肉等疾病,在做完治疗后均应定期复查。
2、有肠癌、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可将初检年龄提前到35岁。
3、有以下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喜吃腌制品、烧烤,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群。
4、长期出现以下症状的人群:长期便秘、腹泻、下腹疼痛、大便性状改变(包括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带鼻涕样粘液等)、大便习惯改变(如原每天排便一次变为一天排便多次,又或以前没有便秘或者腹泻,近期突然出现了腹泻或便秘等)。
5、短期内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和伴乏力。
6、不明原因的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