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办的“加速消除宫颈癌新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外妇科肿瘤、微生物学及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围绕宫颈癌防治前沿技术展开深度研讨。其中,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方莉莉教授的专题报告《HPV治疗中阴道微生态调节的重要意义》引发广泛关注。方教授指出,在HPV感染治疗过程中,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对于机体清除病毒、预防宫颈癌变起着关键作用,其提出的"绿色恢复"理念及创新产品梵必妥、妥菲琳的临床应用价值成为全场焦点。
方莉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阴道微生态平衡是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阴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乳酸菌减少、致病菌增殖,形成慢性炎症环境,降低局部免疫力。研究显示,约70%的HPV感染患者存在乳杆菌减少、致病菌增殖的微生态紊乱,而传统治疗手段(如抗生素、物理疗法)可能进一步破坏菌群平衡,导致病毒清除率低、复发率高。她强调,促进阴道微环境平衡增强抵御外来病原体的能力,有利于预防HPV的感染。而长时间感染高危型HPV可致阴道微生态失衡加剧,乳酸菌量锐减、厌氧菌过度生长,导致阴道黏膜的新陈代谢及局部免疫发生改变。
多个生殖道感染新指南共识推荐,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建议高危型HPV感染的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可通过改善阴道微生态来降低宫颈HPV感染的发生。方教授介绍,通过重建以乳杆菌为主导的微环境,才能实现病毒载量下降与宫颈黏膜修复的双重目标。
方教授着重介绍了梵必妥和妥菲琳两款创新产品的作用机理。梵必妥通过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调节阴道内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同时为有益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增殖,从而恢复阴道的自净能力和免疫防御功能。妥菲琳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的阴道黏膜组织,增强阴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与梵必妥协同作用,实现对阴道微生态的“绿色恢复”。
方教授强调,梵必妥和妥菲琳的应用,为HPV感染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思路。与传统药物相比,这两款产品不含有害化学物质,不会对阴道微生态造成二次破坏,真正做到了从根源上改善阴道环境,提高机体对HPV病毒的清除能力,降低宫颈的发病风险。
此次研讨会上,方莉莉教授关于梵必妥和妥菲琳的精彩分享,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和高度认可。众多专家表示,这两款产品的出现,为HPV治疗和宫颈疾病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其“绿色恢复”阴道微生态的理念,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防治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以科技创新赋能疾病防治,正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控从“被动治疗”迈向“主动健康”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