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近视问题愈发普遍,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摆脱眼镜的束缚,近视矫正手术的选择始终是许多“摘镜党”的心头难题。一字之差的全飞秒(SMILE)与半飞秒(LASIK),究竟有何本质区别?哪种技术更适合自己?在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这两种术式各有忠实的拥趸,而刚刚获批上市的“全飞秒pro”正以“更快、更准、更智能”的姿态,成为今年暑期摘镜的“新顶流”。
一、全飞秒和半飞秒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全飞秒 (SMILE)手术全程使用飞秒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层内精准切削出一个角膜透镜,然后通过微小切口把透镜取出。整个过程无需制作角膜瓣,且切口很小(仅2-4mm),对角膜表面的神经损伤较小,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相对小,角膜抗撞击能力较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视力恢复也较快,多数患者术后第1天就能达到较好视力,且眼部不适感较轻。不过,全飞秒对角膜厚度要求高,个性化程度相对较低。
半飞秒 (LASIK)手术是先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然后将角膜瓣复位。其切口一般在20-24mm,相对较大。半飞秒手术可矫正的近视度数更高,能矫正1200度以内的近视、600度以内的散光,适应范围更广,还可以根据患者眼部情况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如波前像差引导、角膜地形图引导等,能更好地矫正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但由于制作了角膜瓣,在术后早期角膜瓣贴合需要时间,角膜稳定性短期内相对较弱,手术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需数天缓解。
二、全飞秒pro:更快、更智能、更安全
2025年3月,全飞秒pro技术正式进入国内市场,其采用全球首款2MHz全飞秒激光设备——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实现了诸多重大突破:
1.手术时间大幅缩短,单眼扫描时间从传统的23秒缩短至10秒以内,效率提升36%,极大减少了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手术风险。
2.依托设备搭载的智能中心导航定位和眼球自旋补偿导航系统,能精准锁定眼球中心,实时追踪眼位动态,有效减少术后残余散光,显著提升矫正精确性和术后视觉效果。
3.全飞秒Pro全程无需制作角膜瓣,且手术切口小(仅2-4mm),不仅避免了角膜瓣移位的风险,还有八种光情绪安抚灯可供选择,让患者手术过程更舒适。
4.全飞秒Pro手术在角膜稳定性和视觉质量上表现更优,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更稳定,抗击力更强,高阶像差降低29%,视力恢复更快,裸眼远视力更好。它不仅适合普通近视患者,尤其适合高度近视、高度散光患者,以及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极高的人群。
三、专家提醒:术后护理不可忽视
“全飞秒pro为患者提供了更快速、更安全、更舒适的摘镜体验,但所有近视矫正手术都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的副院长赵向阳指出,“无论选择传统全飞秒、半飞秒,还是最新的全飞秒Pro,详尽、严谨的术前检查是手术安全和效果成功的绝对前提。”
赵院长提醒:术后护理不可忽视,无论选择哪种术式,术后一周内避免脏水入眼、一个月内不游泳、三个月内不化眼妆;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定期复查(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如遇突发视力下降、眼红疼痛,应立即就诊。
总之,全飞秒与半飞秒,作为近视矫正的成熟“利器”,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人群,而全飞秒pro更是为中低度近视且角膜条件合适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优选择。在选择近视矫正手术方式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眼部条件、用眼需求等因素,在专业医生的全面检查与指导下,进行综合慎重考虑,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开启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