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11月初,国家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中医药"列为重点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医药领军企业固生堂正加速推进其"AI+中医"的创新实践。《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印证了固生堂在AI诊疗服务领域布局的前瞻性。当前,中医药行业正迎来从"经验传承"向"数据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望为中医诊疗标准化、疗效评估科学化注入新动力。
通过AI技术的深度融合、海外业务的系统性开拓与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固生堂开辟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其AI创新、海外拓展与资本市场信心三大亮点,共同勾勒出中医出海已从"产品出海"升级为 "服务体系出海"的新阶段。
AI创新:从"智能分身"到"健康助理",重塑服务生态
固生堂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中医诊疗与服务全流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奠定基础。
在诊疗环节,其"国医AI分身"自今年8月上线后,累计已服务近千人次。公司计划于今年12月推出线下AI诊室,采用"青年医生+AI分身"模式,旨在提升诊疗效率的同时,辅助青年医师成长。
在患者服务端,"AI健康助理"已累计服务64万用户,完成智能导诊超1万人次,成功召回复诊患者1.1万余人,直接带动业绩增量超千万元。
除了内部应用,固生堂正尝试将AI能力向行业输出。11月25日,固生堂与烟台市福山区卫生健康局举行"中医名家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固生堂AI技术首次深度融入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中医+AI"融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海外战略:多模式落地新加坡 打造国际化"样板间"
在AI技术的支撑下,固生堂通过"并购+合资"双轮驱动,加速拓展新加坡市场,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国际化落地。
以全资收购新加坡知名中医连锁品牌"大中堂"为例,该品牌"中国中医"在新加坡拥有近三十年发展历史,在当地运营14家门诊部,具备深厚的市场根基。此次收购为固生堂一次性新增运营14家门诊机构,迅速建立了规模化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固生堂与新加坡综合数字医疗平台1do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由固生堂持股70%并主导运营的合资公司。此举旨在将中医服务系统性嵌入1doc现有的西医诊所网络,在同一医疗场景下探索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整合式健康管理方案。
这一系列举措精准契合了新加坡的**导向。新加坡卫生部于2025年推出"中医整合沙盒计划",基于循证医学评估中医方案的价值,为中医融入主流医疗提供了**通道。
通过控股运营,固生堂得以将国内积累的成熟管理体系与服务标准输出至新加坡,确保了本地化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此外,固生堂还成功引入新加坡AGP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为国际化布局注入了资本与本地资源,形成了产业与资本的跨境协同效应。
战略协同:从模式创新到生态构建
固生堂的AI技术与海外市场正形成显著的协同效应。AI为海外业务的快速复制与标准化提供了核心支撑与效率引擎;而广阔的海外市场也为AI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与迭代反馈。
在国内,固生堂的业务发展同样展现出强劲韧性。以无锡区域为例,近期营收同比增长超40%;今年8月,固生堂成功进驻医疗服务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天津市,验证了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健康的自我造血能力,加上新加坡AGP的战略投资与资本市场的支持,共同为固生堂的海外并购与AI研发提供了多层次的资本保障。公司业务的稳健增长,又反过来支撑了高额回购与持续分红的承诺,形成了资本与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于在新加坡验证的成功模式,固生堂计划于2026年进入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市场,致力于将"AI赋能+控股运营+资本助力"的模式复制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资本信心:高额回购与持续增持,彰显长期价值
业务的稳健发展与清晰前景,为固生堂在资本市场的信心举措提供了底气。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金额约3.39亿港元,并于近期新获批3亿港元回购额度,总规模升至6亿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涂志亮先生也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他于11月17日至19日连续3天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斥资逾1400万港元增持47.6万股,进一步将自身利益与广大股东深度绑定,凸显了对固生堂中长期价值成长空间的积极预期。
此外,公司承诺未来将持续实施分红**,展现了其稳健的现金流实力与回馈股东的意愿。
固生堂在资本市场的举措,与其AI创新及海外拓展相呼应,共同勾勒出中医药企业在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
固生堂通过"AI技术提升诊疗效率、控股运营确保服务标准、资本实力支撑战略落地"等模式,系统性地应对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核心挑战。其探索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路径,更作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行业典范,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