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 >>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得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有一亿多了,随着其糖尿病的极其难治愈性,此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被赐予“慢性癌症”。中国大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北京有80万糖尿病患者,这些数据主要是根据流行病调查得出的结论,估计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在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里面只有10%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

  糖尿病对眼睛影响很大,由于糖尿病眼病引起双目失明的人数要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对眼的各个部位都会造成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对视力影响最大的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病与病程关系很大,国际糖尿病研究资料证实患糖尿病8后视网膜病变占50%。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全球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利将导致失明,已引起各国高度关注。糖尿病能引发哪些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的今天,加强糖尿病眼病的防盲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定义

  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血糖代谢异常,血糖异常增高。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称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在眼底独特环境中的表现,长期慢性的高血糖是其发病的基础。长期高血糖破坏了毛细血管,最终导致毛细血管闭塞,使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继而产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可破裂形成牵拉性网脱,最后导致失明。新生血管还可出现在虹膜与房角上,使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即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但失明,还疼痛难忍。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患眼失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内障是眼的晶状体透明度减低的一种常见眼病,糖尿病可促进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在长期高血糖毒性持续的状态下。眼的屈光改变也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的异常,病人常感视物模糊,多为短时或一过性的,与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关,在高血糖时表现为近视,当血糖由高到低下降较快时又表现为远视。这种病变在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数周内可以恢复正常。青光眼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也明显较高。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隐匿的,当病人感到视力明显下降时,往往病变已经是晚期。

  在病变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待患者感到视力下降时,往往病情已经进展到很严重的阶段,此时多数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当糖尿病眼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眼部的病变就无法逆转了。大量研究显示,防止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比较好办法就是预防性治疗。为了得到及时治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糖尿病人要定期检查眼底,以便在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时医生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并给予及时的预防性治疗。只有定期检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防止糖尿病导致的失明。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往往在糖尿病病程的中后期(5~10年)出现。

  早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而当出现视力下降时,往往病变已经无法逆转。从经验上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血压和血脂都控制的不好,生活中也不注意,很多患者5年以后即出现眼底病变;如果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的一般,那么10~15年眼底可能会出现病变。笔者曾经看到很多血糖、血压、血脂都控制的很好的糖尿病患者,病程>20年,眼底情况依然保持得很好。这一方面说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与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的控制好坏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糖尿病眼病的发生与病程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时不知道患病多长时间,所以一旦确诊,就应立即检查眼底。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对视力影响最大。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引起失明的主要疾病,而且是不可逆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小于10年组为7%,10-14年组为26%,15年以上组为63%,而30年组高达95%。

  4.糖尿病血管性神经病变导致眼部神经病变眼运动神经受损。

  眼部神经病变眼运动神经受损是糖尿病血管性神经病变,眼肌麻痹常常突然发生。其中动眼神经损伤最常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等;其次是外展神经,表现为眼外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损伤一般预后较好,但病程可能要持续8周以上。当视神经的滋养血管受损时可出现神经炎性反应,表现为视乳头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临床上表现为视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失明。眼部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瞳孔的对光反射调节障碍,对暗适应和强光适应不良;还会发生对泪腺分泌的调节障碍,出现眼干或易于流泪等。


  5.糖尿病容易引发白内障、青光眼、角结膜病和眼肌神经的麻痹。

  糖尿病病程在5~10年以上发生眼底病变的约占50%以上,特别是在血糖失控的情况下。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一项最常见的原因。糖尿病能使血管硬化,当眼睛的血管硬化之后,血液运行不良就能够产生很多眼部的并发症。如眼部血运障碍、缺血、晶体代谢障碍、晶体钙质的缺乏、晶体内甘露醇含量增加逐渐形成白内障;也有可能产生供血的障碍,眼底代谢不良形成眼底出血同时糖尿病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角结膜病和眼肌神经的麻痹。 

  防止糖尿病导致失明

  大量的研究证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90%的患者可以防止失明。大量糖尿病最终失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眼部的检查和治疗。早期发现和激光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危险性。激光治疗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视力,但不能使丧失的视力恢复。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由眼科医师作周期性的眼部检查,以得到及时治疗,防止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视力丧失。

  社区医师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给予病人及时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唤醒糖尿病患者的防盲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导致视力丧失的危险性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眼底。对于已经诊断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每年的检查次数需要增加,具体次数要听从医生指导。


  当患者首次被诊断糖尿病后,应该按照如下提示进行眼部检查:

  ●<30岁的患者,确诊糖尿病5年之内必须进行眼部检查。

  ●≥30岁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数月之内,就应进行眼部检查,因为可能患者在被确诊之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已经发生了。

  ●对于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3个月,要密切观察,并于妊娠期间3个月检查1次眼底。因为妊娠期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发展很快。

  ●如果有与糖尿病相关的肾功能衰竭或截肢手术史,或糖尿病史>10年,则应立即请眼科医师进行眼部检查,因为这是糖尿病视力损害的高危人群。

  如果患糖尿病后出现如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做眼部检查:

  ●单眼或双眼出现视力改变。

  ●视力改变持续数天。

  ●出现与血糖变化无关的视力降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误区

  ●糖尿病视力很好,不需要检查眼底。

  很多患者不知道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所以对糖尿病的防盲知识重视不足,认为自己眼睛没问题,而忽视了糖尿病对眼部危害的隐蔽性。

  ●等视力下降再去看眼科医生。

  如前所述,当糖尿病人感到视力下降时,往往视网膜病变已经很严重,并难以逆转。只有定期检查眼底才能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变加重。

  ●曾做过激光治疗,眼睛应该没问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随着病程逐渐加重的,即使经过激光治疗或玻璃体手术治疗也不能一劳永逸,还应定期检查眼底,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

  ●惧怕眼底激光治疗后视力更加下降。

  视网膜激光治疗只能控制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加重,防止并发症,不能逆转病变,难以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力。激光治疗后视力下降即使暂时控制不住,对控制眼底病变和防止失明也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到医院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编辑推荐:[[糖尿病的的治疗方法 系统权威阐述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
梅毒的症状有哪些 专家为你全面分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