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 >> 教师节经济

教师节经济闹剧 老师坦言很无奈

  教师节就要到来,“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再次成为家长口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不少老师坦言,如今教师节成了老师与家长的礼物“拉锯战”,让人很烦恼很无奈。

  顾老师,温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1994年教师节开始,她收到了学生自己做的卡片;而几年后,她开始收到家长藏在水果篮里的超市卡、消费券、化妆品等。以下是她在30年教龄中与家长在礼物“拉锯战”中的体会。

  送礼:薄礼内设层层机关

  据顾老师介绍,除了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家庭,目前经济条件稍微宽裕的家长,送礼最喜欢的一个模式是“薄礼+消费卡”。一份表面看起来很质朴的小礼物里,经常会偷偷地“埋伏”着500-1000元的超市卡,有些还藏得很隐蔽。

  几年前的教师节,一位家长送了一盒橙子,顾老师把橙子拿出来后随手就把盒子扔了。没想到,几日后才从家长那里得知,在盒子底层暗藏着一张700元的超市卡。顾老师笑说,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学聪明了”,有隔层的礼物她都会里外侦查仔细。

  时间久了,顾老师摸清了家长的路数,学会了回避。经常会假装自己不在家希望家长别上门,但往往会遇到家长的反侦察,他们会安静蹲点在周围,直到“逮到”她为止。

  “真的是没办法,现在的家长都太强大了!”

  还礼:你拉我扯、你追我赶

  顾老师说,除去一些基础的鲜花、水果、卡片等礼物,那些高额的消费卡基本上都会还回去。但这“还”可比“收”难度要高多了。经常是上演你拉我扯、你追我赶的场面。

  有些家长送礼时不进门,原因是怕脱鞋子不易溜。基本是站在门口与老师寒暄几句,一见老师有还礼的架势,转身就溜走。有一次,顾老师为还礼在一位家长后头跑了近100米,场面相当的尴尬。

  有时候,一些家长还经常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走了,也不通知和署名,老师往往要侦察很久才能找到。


  老师:礼物送多了易有“反效果”

  家长们总说,如今社会流行送礼,自己如果落下了孩子就有“被忽视之灾”。其实不然,在记者采访的4位小学老师中,他们均表示很明白家长的苦心,但是老师基本上都是一视同仁的。

  那些贵重的礼物其实是一份压力,让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多了很多复杂与暧昧的成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他们表示,也不能排除个别教师有物质上的私欲,但大多数教师在节日里最希望收到的还是家长与学生真诚的问候与认可。

  一位80后教师坦言,自己更多的会关注那些家庭情况差的学生。他班上有一位家长是在超市上班,他曾经在超市亲眼看到她辛苦的劳作的画面,很受触动。从此,他对她的孩子多了一份关爱,而这种力量不是钱能买到的。

  80后“新家长”:希望带头刹刹送礼风

  当送礼名目、花样成为一种风气后,网上还是有许多人表示,这“历史悠久”的送礼风也早让老师看厌了。如果没有特别有新意的礼物,还不如一条暖暖的短信和问候,最原始的才是最真诚的。

  几位80后“新家长”表示,送礼与收礼都让人纠结,自己与周围的朋友达成了共识,今年开始不会再给老师送礼,希望以新生代家长的行动,能渐渐转变这种社会风气。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