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
两性心理
人群心理
高考心理
教育心理
成长心理
心灵护航
周公解梦
心理知识
情感心理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 >> 教育心理 >> 大学教育心理 >> 正文

大学生“赶早集”有利有弊

2006-12-08大学教育心理 来源:全民健康网

         提前一两年“穿行”招聘会

  近日,记者从一些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中发现,蜂拥而至的并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也有一些大三、大二,甚至于大一的学生前来助势。据了解,前来赴会的这些学生对招聘会是“各怀企图”。为此,专家提醒,“赶早集”虽好,但莫要荒废学业。

  早集各抱不同目的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赶早集”的学生抱着几个不同的目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在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下,迫使自己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花更多的时间去招聘会上提前体验就业的氛围。

  实际上,这些学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也会像模像样地投递简历。“即使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但终究我经历了制作简历、投递简历以及与用人单位初次接洽的过程,对于以后真正地就业时也会是一次实战模拟,”人大的明扬这样说。

  而相比之下,有些同学“赶早集”的目的性则更强一些。大二学生王强说:“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适用的行业比较宽泛。所以想在招聘会上早些了解一下自己专业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行情有何不同,这样可以对照着多学些行业的专业知识,以便在以后就业中掌握先机。”

  有些学生也把参加招聘会时得到的专业冷热信息加到权衡选择更细化的专业的因素里。大一学生李琳就是这样,她在两个月前就在“赶会”,不断分析着各专业的冷热、需求量,“这样我在选择专业时则更有的放矢,”她自信地说。

  “赶早集”有利必有弊

  大一、大二“赶早集”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存有一些优势,但是有利必有弊。

  对于“赶早集”现象的优势,北京邮电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葛丽梅认为,首先,提早参加招聘会可以对相关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可以学到应聘技巧,从中能获取经验;其次,与用人单位建立人脉关系,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全面的求职信息。除此之外,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学生提早意识到就业,可以促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化就业压力为学习动力,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摆正心态。

  对于弊端,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表示,如果过于把就业压力看得比学业还重,天天想着“就业难”、找工作等问题,而把学业却抛在了一边,最后只能一事无成。同时也有学生背着学校和老师参加招聘会,这样不仅打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同时也给人身带来不安全。因此,建议学生以学习为重,做好“硬件”上的充分准备,对于想了解情况的学生只参加两三次招聘会已经足以,不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招聘会是参照系数的其中之一

  针对在招聘会上询问“身价”是否有用,任主任认为,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在职场中的“薪情”,可以明确自身的价值,减轻一些学生在学校高傲自大的心态。但只是通过企业对自己的报价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自己目前与大学毕业后的能力和所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等同,所以在招聘会上的身价只是做一个了解,不能当成最终的定位。

  对于选取专业问题,任主任表示,学生通过前期对市场的调查,来挖掘社会需求哪方面的人才,这样会给自己在选择专业上多一份参考。但是,任主任提醒,学生不能只通过去几次招聘会就轻易地确定哪个专业热门和需求量大。例如在每个招聘会上最热门的招聘职位是销售,但是不能所有人无论适不适合都去从事销售。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补充道,学生在选择专业上,首先要看自己对专业的爱好,其次还是看自己选择学校设立的那个重点学科。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