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
妇科用药
男性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孕妇用药
肠炎用药
心血管用药
糖尿病用药
肝病用药
肾病用药
性病用药
鼻炎用药
疫苗
润喉药
维生素
感冒药
降脂药
补益药
平喘药
止血药
胰岛素
美容药
跌打药
干扰素
退烧药
麻醉药
增高药
解酒药
打胎药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品 >> 祛风湿药 >> 正文

祛风湿药和方剂

2009-02-25祛风湿药 来源:全民健康网

  定义: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以解除痹痛的药物,叫做祛风湿药。凡以祛风湿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祛风湿方。

  本类方药主要应用于风寒湿三邪杂夹所致的痹痛。应用本类药方时,应根据痹证的类型,病程的新久,或所在部位的不同,而作适当的选择和相应的配伍。

  本类方药多辛燥,易伤血,故血虚阴虚者慎用。如必须用时,则要配合养血或滋阴方药。

  (一)祛风湿药

  羌活

  《药性本草》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的根茎。

  处方用名;羌活、川羌活。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膀胱、肾经。

  功能:祛风温、止痛、解表散寒。

  主治与应用:

  1.既能驱除风寒湿邪,又具止痛作用,故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肢体所致的肢体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常与防风等同用。对于风寒头痛,多配合川芎、细辛等。

  2.本品能发散在表之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常与防风、白芷、苍术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3.用量:3-9克。

  独活

  《本经》

  1.为伞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香独活的根茎。

  处方用名:独活、川独活。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祛风胜湿,为治风寒湿痹的常用药物,尤宜于腰膝痹痛,常与桑寄生、防风、细辛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既可发散风寒湿邪,又能止痛,可用于外感风寒扶湿,肢体沉重,关节酸痛等证,常与羌活共同配入发表药中。

  用量:3-9克。

  秦艽

  《本经》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叶秦艽或小叶秦艽的根。

  处方用名:秦艽、西秦艽、左秦艽。

  药用部分: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胃、肝、胆经。

  功能:祛风湿、退虚热。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祛风除湿,多用于风湿肢节疼痛,筋脉挛急等证,常配入复方使用,如独活寄生汤。

  2.又能清热,适用于骨蒸潮热,常与知母、地骨皮等同用,以加强其退虚热作用,如秦艽鳖甲散。对于小儿骨蒸潮热,食减瘦弱等证。

  威灵仙

  《开宝本草》

  为毛茛科多年生攀援性灌木植物威灵仙和直立草本棉团铁线莲的根。

  处方用名:威灵仙。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温。

  归经:入膀胱经。

  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与应用:

  本品有较好的祛风通络止痛作用,为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用于风湿肢体、腰足疼痛等证,单用即有效。如《千金方》单用本品为末,温酒调服,以治腰足诸痛;亦可配伍羌活、独活、秦艽等祛风除湿的药物,共奏通痹止痛之效。

  此外,本品治诸骨哽喉颇验,可与砂糖、酒、醋同煎,慢慢咽下,也有单用本品15克水煎服。

  用量:3-15克。

  木瓜

  《别录》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木瓜的成熟果实。

  处方用名:宣木瓜、木瓜。

  药用部分:果实。

  性味:酸、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与应用:

  本品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可用于湿痹、脚气、筋脉拘挛、呕吐泄泻、腹痛转筋等证。治湿痹脚气、腰膝疼痛,多与苏叶、防已同用。若吐泻转筋,单用即可,或配伍吴芋、紫苏等,如木瓜汤。

  用量:3-9克。

   莶草

  《新修本草》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莶的全草。

  处方用名: 莶草。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祛风湿、利筋骨、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祛风除湿和利筋骨的作用,酒蒸后作用较好,用于风湿麻痹,筋骨疼痛等证。可单用炼蜜为丸,温酒送服;与臭梧桐同用、名桐丸、对风湿痹痛、筋骨不利,其效尤著。

  2.生用还能清热解毒,对于痈肿疮毒及风疹瘙痒等证,单用有效。

  用量:9-15克。

  络石藤

  《本经》

  为夹竹桃科络石藤属植物络石的茎藤。

  处方用名:络古藤。

  药用部分:茎藤。

  性味:微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祛风湿而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证。常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薏苡仁同用。

  2.能凉血而消痈肿,用于疮痈肿痛之证。可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等同用。

  用量:3-9克。

  乌梢蛇

  《开宝本草》

  为脊椎动物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处方用名:乌梢蛇、乌蛇。

  药用部分:干燥蛇全体。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经。

  主治与应用:本品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可用于风湿顽痹、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多研末用,或浸酒服。治风湿麻痹,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配伍;惊痫抽搐,可配伍蜈蚣、全蝎等应用。

  用量:3-12克。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者忌用。

  (二)祛风温方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9克 桑寄生 细辛 秦艽 防风 肉桂 牛膝 杜仲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 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祛风湿痹证,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证见腰膝冷痛,肢体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用于风寒湿痹痛日久体虚,尤以下肢冷痛麻木证者,如慢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若冷痹日久,一般可加入木瓜、白花蛇、乌梢蛇、海风藤、川乌、千年健,以通筋络,逐寒湿。

  2.本方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名三痹汤,补气实表的力量较强。主治气血两亏,感受寒湿而致的脊背疼痛、举动艰难等证。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