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健
生活保健
四季保健
康复保健
养生保健
上班族保健
远离亚健康
您的位置:首页 >> 保健 >> 家庭保健 >> 老年人保健 >> 正文

老年人踏青定要量力而行

2009-04-01老年人保健 来源:全民健康网

  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1日电: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又叫踏青节,民间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
 
   踏青时,老年人大都爱穿没有后跟的鞋子,认为这样走路轻便安全,其实这种作法并不好。第三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肖联平介绍说,老年人由于脚的肌肉与韧带都发生了退行性改变,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下降,肥胖者往往已形成平足。另外,老年人体内组织器官者出现退行性变化,椎间盘等弹性软垫的作用也减退了。长时间穿没有后跟的鞋子,很容易引发头痛。再者,无跟的鞋,定向转动性最大,稳定性最差,容易引起脚的各种损伤和劳损。因此,老年人也应穿稍有后跟的鞋,对老年人的站立和行走都比较有利。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人们喜爱的活动。过去,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但肖主任提醒老年人放风筝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放风筝不能保持同一个姿势时间太久,这样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紧张、疲劳,加重病情。因此,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放风筝时间的长短,运动前还应充分活动颈部。有椎动脉供血不足者,要尽量避免突然转头,防止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脑血管意外。

  此外,老年人外出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逞强,活动强度应以心率应不超过105次/分钟,呼吸应不超过24次/分钟为宜。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的老年人更应注意身体变化,以免发生意外。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