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
妇科用药
男性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孕妇用药
肠炎用药
心血管用药
糖尿病用药
肝病用药
肾病用药
性病用药
鼻炎用药
疫苗
润喉药
维生素
感冒药
降脂药
补益药
平喘药
止血药
胰岛素
美容药
跌打药
干扰素
退烧药
麻醉药
增高药
解酒药
打胎药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品 >> 消食药 >> 正文

吃了消食药,为何还厌食

2009-03-02消食药 来源:全民健康网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宝贝。孩子一旦没有胃口,什么都不想吃,食物即使含在嘴里也久久不肯下咽,或吃不上几口就出现恶心、呕吐或腹痛。此时,父母一定十分焦急,不少人还自行去药店购买助消化的中药或西药,可许多孩子服后却仍不见好。孩子长时间出现不思饮食、早饱、餐后腹胀,或喂养困难,甚至拒食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厌食症。

  寻览厌食的缘由

  厌食症在城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有许多种。据统计,约有11%的患儿是由于胃肠道或胃肠以外的疾病使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低下,从而影响消化功能。这部分患儿原发疾病治愈后,再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消化功能常能很快恢复正常,食欲增加。但是,大部分厌食小儿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疾病。我们曾对一部分厌食小儿做过肝脏、胰腺、胆囊B超、胃镜检查,在胃肠道等部位都没有发现异常。这一部分小儿厌食产生的原因,以往都认为与父母不注意饮食心理卫生习惯有关,如强迫小儿进食或进食时训斥小儿、学习负担太重、喂养时边玩边食或边看电视、进零食过多和不定时进食等,使大脑皮层和下丘脑饮食中枢受抑制而不思饮食。

  近年来,随着胃肠动力学及功能性胃肠病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对厌食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胃肠功能测试项目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厌食小儿存在胃排空延迟、胃肠动力障碍,表现为进入胃内的食物迟迟不能排入小肠,而积滞在胃的上端。我们用B超检测了30余名厌食小儿的胃液体排空功能,发现有60.2%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胃排空延迟。胃排空时间正常儿为12~20分钟,厌食儿为34~75分钟,厌食小儿胃内食物排入小肠的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儿。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厌食小儿的胃窦收缩频率及胃窦收缩程度较正常儿少而弱。由此证实,厌食小儿食物排入小肠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儿。在个别厌食小儿B超检测中,我们还发现禁食12小时后胃内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积食。这些异常的现象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厌食小儿总感觉上腹有饱胀感而不思饮食。

  促“动力”治厌食

  既然胃排空延迟型小儿的食欲减低是与胃动力障碍有关,而不是由消化酶活性低下引起,那这些患儿服用助消化药自然效果不好。那么,胃排空延迟型小儿应该服用什么药物呢?我们曾给有胃排空障碍的小儿口服促胃动力药吗叮啉糖浆三个星期,结果大部分患儿的早饱、腹胀症状明显改善,一周末与三周末症状改善率分别达到74.29%和97.14%,胃平均排空时间由治疗前55分钟缩短到治疗过后的约39分钟。胃排空功能的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消失,提示促胃动力药对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型的小儿厌食症是有效的。

  影响胃肠动力的因素有许多,除疾病外,一些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也会影响胃的正常排空,如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常延缓胃的排空。此外,高脂肪饮食还会抑制胃酸的分泌,使食物易滞留在胃内或发酵,产生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厌食小儿首先应去医院检查,作全面评估,看看有无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厌食,同时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如果确定厌食是由胃动力障碍引起的,除进行饮食调整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吗叮啉糖浆等。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