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
妇科用药
男性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孕妇用药
肠炎用药
心血管用药
糖尿病用药
肝病用药
肾病用药
性病用药
鼻炎用药
疫苗
润喉药
维生素
感冒药
降脂药
补益药
平喘药
止血药
胰岛素
美容药
跌打药
干扰素
退烧药
麻醉药
增高药
解酒药
打胎药
您的位置:首页 >> 药品 >> 抗感染药 >> 正文

抗感染药物医院用药分析

2009-02-26抗感染药 来源:全民健康网

  抗感染药物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药物之一。虽然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招标采购等医改措施和反对抗生素滥用的呼声对这个药品种类的市场影响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抗感染药物新药频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据中国药学会对全国16个重点城市300多家医院用药统计,2002年我国抗感染药物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的年增长率已经从2001年的低谷中回升到8.52%和17.90%。不过,2003年1季度对比上一年同期则回落到-5.60%和9.87%。将入网医院用药按药品大类销售情况排序,抗感染药物销售数量虽位于消化、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物之后,但销售金额依然占药物市场的第一位,比第二名的心血管系统药物高出近一倍(表1)。2003年金额排序基本上延续2002年的格局,只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位置继续上升,由2000年的第五位,2002年的第四位,于2003年1季度冲到第三位,与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位置互换。这一方面与药物本身的用药趋势有关,另一方面与2003年年初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有关,民众自我保健防病意识增强,免疫增强剂销量大增,医院传染性高很多患者不去医院就医,致使医院用药结构和数量发生较大的变化。

  抗感染药物各亚类按照ATC编码分类,2000-2002年其分布情况如图1(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类和疫苗类未纳入统计)。全身用抗菌药的市场份额(按销售金额计)占入网医院抗感染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结核药依次位居其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02年抗病毒药和抗结核药的绝对数量远远不及抗菌药,但两类的相对年增长速度都超过抗菌药。

  全身用抗病毒药物以无环鸟苷类产品为主。按销售金额排序,拥有专利优势的葛兰素公司仍占据绝对优势。其他仿制药品竞争激烈。按销售数量排序,2000年就已列入医保甲类用药的利巴韦林仍然延续几年来的统治地位。抗结核药的增长则是受环境污染及一些地区结核病死灰复燃影响。

  不过,2003年1季度抗真菌药和抗结核药均为负增长,抗菌药和抗病毒药的增长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表2)。如此反常表现,仍与非典时期有关。

  抗感染类药物按剂型分析,注射用品种的销售金额增速快于口服品种(表3)。头孢克洛、左旋氧氟沙星、拉米夫定占据口服市场领先位置,注射品种中,头孢曲松、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暂居前四位。

  按2002年数据统计,在全国300多家入网医院中,抗感染类药物各次亚类销售金额百分比和各产品的销售金额排序(表4)显示,头孢菌素类销售市场份额仍然占据半壁江山。排名前20位就有10个头孢类产品。喹诺酮类药物总销售数量虽仍不及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但销售金额首次超过β-内酰胺类抗菌药(即青霉素类),排名抗感染类药物第二位。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给药方便,效价比高,其中一些产品还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迅速普及。市场带动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其生产厂家由80年代后期的10多家发展到2002年的80多家,产销量猛增。销量居第一位的左氧氟沙星就是其代表。

  左氧氟沙星(Levodloxacin,LVLX)是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倍,临床使用剂量为氧氟沙星的一半。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97年国产化。随后,左氧氟沙星的销售额便迅速攀升,2002年跃居抗感染药物第一位。左氧氟沙星的成功得益于同类老产品氧氟沙星。据入网医院用药统计,氧氟沙星已上市多年,在我国大城市医院普及率超过90%,在抗感染类药物金额排序中处于前10名之中,处于销售成熟期,正需要同类新药升级换代,延长生命周期,而左氧氟沙星以更高效、安全、效价比高迎合了这一替代,于2001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就已名列抗感染用药第一。其生产厂家也成倍增加,到2002年底有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等50多家企业。

  位居第二的头孢曲松(Ceftriaxone,Rocephin)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具有长效作用的抗生素,1996年专利到期。曾经多年位居我国头孢菌素类药物销售榜首。在销售金额排名前三位药品中,生产厂家最多,竞争激烈。近年来国家计委连续下调其药价,销售影响较大。

  头孢呋辛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头孢哌酮与舒巴坦钠的复方制剂市场稳定。

  从抗感染类药物各生产厂家的销售业绩看,黑龙江哈尔滨制药厂、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和辽宁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名列三甲(表5)。

  黑龙江哈尔滨制药厂是我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和全国五百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主要产销青霉素及其半合成类、头孢菌素类及心脑血管用药等30多种原料药和制剂产品,产品远销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产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

  上海罗氏制药公司是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与上海三维公司于1994年合资建立。其抗感染类产品种类不多,但头孢曲松的霸主地位,还有抗病毒药为其带来丰厚利润。上海罗氏是销售金额三年来唯一处于三甲之列的企业。

  辉瑞公司以其心血管药物闻名于世,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公司。其合资公司大连辉瑞以三代头孢及其复方制剂、口服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在我国抗感染药物领域持续保持良好的业绩。

  综上所述,抗感染类药物市场方兴未艾,新品倍出,产销两旺,虽然竞争激烈,潜力依然存在。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