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点
行业动态
医学前沿
法规动态
食品安全
医疗事故
医药会展
医药信息
新闻专题
行业新闻
疾病知识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健康焦点 >> 正文

央视曝光 未警醒不含一滴葡萄汁的葡萄酒

2007-03-01健康焦点 来源:全民健康网

  除此,更有力的猜测是源于最近一系列非常巧合的事情。

  2006年10月15日的西安糖酒会上,民权县多个参会厂家被“长城”品牌持有人中粮集团盯上了。

  2006年10月19日,因涉嫌侵犯驰名商标“长城”葡萄酒的商标权,河南民权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酒被北京市工商局立案调查。

  2006年11月,民权当地传言,中粮集团派驻人员暗访。不久之后,中央电视台暗访民权。

  2007年2月3日晚~2月4日午间,央视三次播出了新闻及《每周质量报告》对民权葡萄酒业进行曝光。

  2月25日,小乔酒业总经理魏明胜也在电话里透露,中央电视台有关负责人默认“中粮集团的意思在里面”。

  民权如何重树形象

  □王新磊

  民权能否从当年“通化山葡萄酒事件”、“朔州假酒案”、“温州火烧假鞋”中吸引经验,提升民权葡萄酒产业的升级发展,就记者的调查来看,仍是一个悬念。

  我们无法揣测小乔酒业总经理魏明胜的判断是否准确,但即使其中有中粮集团的意志,在民权葡萄酒不含一滴葡萄汁这个事实面前,留给民权的仍是如何重树形象的难题。

  同样是葡萄酒制假被曝光,通化山葡萄酒事件就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2002年12月1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通化4家葡萄酒企业用水和酒精、糖精、香精等添加剂勾兑所谓的山葡萄酒内幕,引发通化葡萄酒产业的全面危机,一时间,市场信用降到了零点以下。

  对此,通化市采取了积极举措。首先采取大整顿。关停葡萄酒企业23家,限期整顿26家,收缴制假设备20台套,查封劣质葡萄酒180吨,质监部门询问涉嫌制假售假人员8人,公安机关传讯、取证5人;随后,引入舆论监督,变以往关门式整顿为开放式整顿,利用媒体声音,重树形象;更重要的是取缔不合格的企业,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扶持大的好的,提升小的弱的,取缔差的假的。”

  在一系列的整顿规范中,通化葡萄酒产业实现了重新“洗牌”。

  经过两年的市场恢复,通化葡萄酒产业已经渐渐走上良性发展。

  在通化葡萄酒产业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通化提出“以振兴通化葡萄酒品牌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整合、产品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和市场开发,做大做强以通化葡萄酒股份公司为龙头的葡萄酒生产骨干企业群。制定中国山葡萄酒质量标准体系,建成国家级果酒及果蔬饮品检测中心,完成通化山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确立通化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的独特地位。”

  除此之外,“朔州假酒案”和“温州火烧假鞋”事件都可以为民权的下一步提供极好的参考,而不是一味地在“公关”和“喊口号”上下工夫。

  “朔州假酒案”事发之后,朔州政府除了关几个人,撤了几个人的职外,并没有具体举措来重建“信用”,重树形象。结果造成负面影响持续扩散,当地企业效益严重下滑。

  相反,曾经以生产“假冒伪劣”商品闻名的温州,现在已经成为“红蜻蜓、奥康、庄吉”等众多品牌的“诞生地”。

  温州商品之所能重新被人所接受,除了闻名全国的“火烧假鞋”事件之外,还有一系列举措重建信用,重树形象。

  当地企业从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过渡,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民间商会使行业规范自律;政府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目标的二次创业;而这些措施都为企业的正规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也为产品和区域品牌的市场化塑造提供了可能。

<<123>>
猜你喜欢
相关阅读